<廟宇活動>延續84年/和勝堂王船祭 申列文化資產 - 日期:2012-08-22
〔自由時報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
十二年一科,延續八十四年的和勝堂「王醮大典」即將在十月七日進行「化王船」儀式,廟方今年特別商請製作紙王船相當有經驗的老師傅王明賢製作立體王船,相當特別;由於是舊城區保存最完整、延續最久的王船祭,廟方已經申請登錄無形文物資產,希望保存這難得的傳統文化。
曾經參與所有「王醮」,今年高齡九十七的蔣楊福治表示,和勝堂草創於日治昭和六年(民國二十年),原主祀劉黃李三尊王,由於當時信徒大都是從事錏鉛製作等工作,整間廟是先以木材為骨架,外再以錏鉛搭成,因此有「鉛片廟」之稱。
民國三十五年,信徒在普濟殿後花園一隅興建磚造神壇,其後幾經整建,現在建築是在民國六十五年完工。
蔣楊福治回憶,和勝堂舉辦建醮由來,是因日治時期西港慶安宮做王醮,和勝堂爐下執事一同前往參加,典禮結束後,眾職事向慶安宮眾神明辭行,禮貌性向王爺公說「有空歡迎來和勝堂奉茶」,為感謝十二瘟王千歲爺降駕賜福,在昭和十五年(民國二十九年)啟建了第一艘王船,此後每逢龍年,就會主辦一次王獻大典,從開始至今已有七科紀錄,八十四年來從未中斷。
和勝堂管委會總幹事蔣清水指出,原台南市區文化資產大都是古蹟等建築,王船信仰比較罕見,而且維持這麼久沒有中斷,將向文資處申請無形文物資產。